简体 | 繁體
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修武融媒”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4-25 18:27

字号:【

索 引 号
HL10001-0502-2022-00002
文章标题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  号
所属分类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2-04-25
发布机构
修武县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421日在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修武县人民政府县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五年来,我们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复审验收,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五年来,我们再次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蝉联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再次捧得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平安建设持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坚持发展为要不动摇,赶超跨越积蓄新动能。2021年,科技研发经费投入4.46亿元,较2016年增长5.1倍,投入强度达2.9%,高于国家、省、市平均水平。市场主体总量增至1.71万户,较2016年增长173%。增值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占比达52.7%,较2016年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四项指标增速,均居六县(市)第一。

坚持攻坚闯关不畏难,三大战役夺取新胜利。重大风险防范扎实有力,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脱贫攻坚圆满收官,34个贫困村、4172户、1469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退出贫困序列。环境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空气环境质量逐年改善,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完成森林资源培育23.4万亩,绿化覆盖率达到44.2%,绿地率达到39.7%。我县荣获全省十三五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集体。

坚持产业集聚不松劲,发展能级实现新提升。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2个,世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万方高端制造产业园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集聚成群,奠定了百亿级产业基础。中铝工业综合利用基地、百万吨精细氧化铝基地等19个项目陆续投建,铝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级大关。依托鑫宇光“链主”企业优势,吸引博远通讯、岚博通讯等一大批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获得国家专利300个,光通讯元器件产能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坚持全域旅游不旁骛,文旅转型取得新成效。云台山文化旅游学院、云台古镇、岸上小镇等一批大个头文旅项目建成投运,云溪夜游、云台山攀岩等“云系列”转型项目精彩纷呈,云台山音乐节、汉服花朝节等爆款消费品牌陆续推出,云台山荣获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荣誉。叫响“北方民宿之都”,建成民宿集群6个、精品民宿104家,云上院子被评为全国首批甲级旅游民宿,岸上小镇被评为第一批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大南坡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我县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荣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坚持三农发展不减力,乡村振兴奠定新基础。2021年高产攻关田亩产898.26公斤,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全县农业合作社达到558家,家庭农场达到958家,大力实施郇封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积极创建省级蛋鸭现代农业产业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2家,一二三产加快深度融合。创建四好农村路” 726.68公里,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51个、总投资36.6亿元,沙墙、宰湾等6个试点村成效明显,韩庄、铁匠庄等50个村庄人居环境得到高标准提升,我县荣获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

坚持城市建设不止步,城市品质再创新面貌。19大类54个城建项目陆续建成,成功打通了健康路、为民路等断头路,改造背街小巷60条,城区路网形成七纵八横。完成照明里程118.5公里,铺设天然气管线1928公里,中心城区气化率达到94%,城区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率达到78.7%。实施6个城中村、18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运粮河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态改造,运河丽景、水岸嘉园、清苑小区等3个安置小区建成投用。城镇化率达到54.26%,较2016年提高6.23个百分点。

坚持民生保障不懈怠,人民群众增进新福祉。五年来,全县民生累计支出87.6亿元,年均增长3.92%。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499元、21276元,年均分别增长5.8%8.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新增城镇就业3.26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6万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5亿元,扶持带动就业10386人。投建了韩愈小学、市民服务中心、医养中心、妇幼保健院、传染病房楼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学校改厕模式受到教育部肯定,并作为厕所革命样板工程向全国推广。社会治安、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形势持续好转,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此外,统计、司法、审计、税务、气象、助残、人防、妇女儿童、退役军人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全县发展进程中极为艰辛、极不平凡的五年。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县人民共克时艰、共守家园。面对罕见汛情,我们始终坚守防汛工作金标准,抢修险工险段100余处,加固堤防3000余米,成功处置了大沙河、山门河等重大险情,紧急转移安置群众7万余人,守护了124个村庄、13.2万群众的生命安全。面对特大灾情,我们及时抢通抢修水毁公路65条、139.3公里,处置地质灾害31处,抢修房屋2480户、12400间,抢排农田积水15.6万亩。争取上级资金3.4亿元,减免企业税费9500万元,发放各类受灾补助资金1.58亿元、惠及群众10万余人。面对多轮疫情,我们落实四早要求,扎紧四个口袋,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筑牢铜墙铁壁。令人难忘、让人感动的是,在历次大战大考中,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广大医护工作者、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和广大干部群众昼夜坚守、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宗旨精神、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让全社会看到了我们修武人民特别能战斗的执行力、精气神、硬作风。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领导、老同志,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驻修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修武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步伐仍需加快,产业结构不优、链条短,集聚效应不够的问题依然突出。二是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受大环境影响,部分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仍很困难。三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有不少差距。四是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放管服效”协同还需要下更大功夫。对此,我们将以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厚望和期待。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和战略目标

 

今后五年,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修武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修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攻坚期。

——战略机遇持续叠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和郑州大都市区、郑焦一体化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将会持续释放战略叠加效应、政策集成效应、发展协同效应,有利于我们乘势而上,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区位优势持续巩固。省、市陆续推出“13445”、“378”等重大交通工程。焦新高铁已被列入河南铁投“十四五”计划,沿太行高速、长修高速、郑焦高速修武至陵川段全面启动,高速绕城、高铁穿城将极大提升我县区位优势,推动我县枢纽经济发展。

——发展潜力持续释放。国家《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将我县列入“三区联动”中的南太行山区,《河南太行山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将我县列为四大乡村旅游特色片区之一,《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将我县列为重点发展县。这些都为我县融入国家、省、市大战略,提供了先机和横向竞争优势。

——内生动能持续提升。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三县五融合”战略部署,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激发了全县上下战天斗地的叠彩洞精神、敢为人先的云台山精神、坚韧不拔的修武精神,为我们各项事业提供了精神支柱、动力源泉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推动三生融合、产城融合、三产融合、城乡融合、四治融合,在高质量发展上求突破,在高能级文旅上作典范,在高品质生活上下真功,在高水平治理上当标兵,奋力打造美丽修武、富裕修武、平安修武、幸福修武。

——建设美丽修武。坚持生态立县,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聚焦交通便捷、生活便利、服务提质、环境美好,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突出山水园林、古香古韵特色,延续历史文脉,打造小而美、小而雅、小而精的特色小城。

——建设富裕修武。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

——建设平安修武。以蝉联长安杯为引领,大力开展三零创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精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建设幸福修武。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七个一体化”“四个均等化”发展基本实现,民生保障水平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三、2022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将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锚定“两个确保”、推进“十大战略”、再造发展优势、实施“三县五融合”建设,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强县的主攻方向,把三产融合发展作为富民的重要路径,把城乡建设提质作为基础的民生工程,全力融入郑州都市圈,主动对接焦作协同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实“六稳”“六保”,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以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节能减排、CPI涨幅等完成市控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强基促稳,不断增强发展支撑。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打好扩大增量、激活存量、优化常量“组合拳”,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抓项目、促投资,扩大发展增量。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持续夯实稳的基础。强化项目储备。紧盯项目储备库、重点库、专项库,聚焦产业转型、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加强项目谋划,确保储备库项目全年不低于300个、总投资不低于1000亿元;重点库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全时段不少于80个、总投资不低于50亿元,专项债项目不少于40个、总投资不低于80亿元;982专项库项目全年不少于60个、总投资不低于200亿元。全力扩大投资。坚持“六个一”推进机制,清单化管理、图表化推进、模板化运行、机制化落实。6个省重点项目、总投资112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4亿元;20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52.44亿元,年内完成投资53.29亿元;150个县重点项目、总投资503.89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15.96亿元。开展精准招商。紧盯国内外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精心绘制产业链、企业分布、核心技术、市场分布等“四张图谱”,大力开展以商招商、链条招商,积极探索平台招商、基金招商,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50亿元重大项目1个以上。

抓服务、保主体,激活发展存量。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着力政策惠企。落实国家、省、市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严格执行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30条措施,建立政策措施执行和推进清单,督促政策加快落地,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着力扶小做优。按照“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路线图,“一企一策”拿出梯次培育方案,紧盯“好苗子”,挖掘“潜力点”,力争年内“规上”单位入库不少于20家。着力营商环境。拓展“民呼必应”小程序,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实施“点办理、批处理”,力争问题解决率达到97%以上。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行“一门一窗、一站一次、一网一键、一制一章”服务,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降低企业办事门槛。

抓要素、强保障,优化发展常量。聚焦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资源要素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土地高效配置。加大批而未供、低效用地、违法用地等综合整治力度,盘活低效土地1100亩,实现土地要素“提质增效”。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现土地“即拍即用”,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推动金融高效配置。加快两山集团建设,完成主体信用“双A”评级,增强平台公司融资能力、开发能力、合作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瓶颈。探索设立政府性产业引导基金,锚定“三大集群”,为工业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推动市场高效配置。支持河南城盾、升华新科、鑫宇光、佰役安、大润新材料等企业,围绕产销、产融、产学研、用工等开展“四项对接”,全年不少于5场。

(二)聚力工业强县,不断促进产业能级。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345攀登工程”,为实现“212”产业培育目标、“1212”企业引育目标,夯基础、强根基。

做大做强“三大集群”。紧盯重点项目,大上关联项目,发展精尖项目,全面壮大工业集群。坚持做大铝工业集群。围绕中铝转型升级,全面加快中铝百万吨精细氧化铝基地、上海索易分子筛高端吸附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大润新材料、锦隆彩铝、升华新科等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交通型材、通讯型材、光伏型材、家居型材等终端铝制产品,在突破百亿级的基础上,向打造200亿级铝工业集群努力迈进。坚持做强装备制造集群。加快世邦高端智能矿机设备产业园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城盾智能盾构机项目,力争8月底前竣工投产。重点打造万方高端制造产业园,启动工业邻里中心规划建设,提升园区研发、孵化、商务等配套服务水平;实施总投资1亿元的年产200台高端精密数控镜面机床项目,积极对接智慧灯杆、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高端制造项目,努力打造100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坚持做精新兴产业集群。以光通讯产业园为载体,推动鑫宇光北交所上市。积极推进鑫宇光与深圳万讯合作,力促光传感器批量生产;积极推进鑫宇光与中科院上海精密研究所合作,加快晶体偏振片研发投产。积极培育壮大岚博通讯、中云通讯等10个延链补链项目,大力发展高端电子材料及原器件、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等关联项目,力争“十四五”末打造一个20亿级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做精做细“四化改造”。全年实施“四化改造”项目22个、总投资17.62亿元,推动产业链再造、价值链提升。实施“高端化”改造。加快鑫宇光年产2000万支光器件项目、焦作电厂燃料智能化管控系统升级等7个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1.76亿元。实施“智能化”改造。加快中铝集中控制系统升级改造、熠星电子年产3亿颗锂离子电池等4个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47亿元,建设省级智能车间2家、智能化改造企业5家。实施“绿色化”改造。深入开展“四绿创建”活动,推进中铝熟料窑脱硝改造项目、中铝库区恢复治理项目、焦作电厂供热改造等9个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43亿元。实施“服务化”改造。支持星凯电气、河南城盾等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传统制造向“产品+服务”“制造+服务”转型。

做实做活“五项赋能”。聚焦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开展“五项赋能”行动。实施“数据赋能”行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全年新建5G基站72个、总数达570个,年内新培育上云企业2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家。实施“平台赋能”行动。积极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一区四园”规划调整,做好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赋能工作,建立“管委会+公司”模式,让开发区专职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培育产业,打造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实施“人才赋能”行动。引进培育市级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个以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实施“科技赋能”行动。常态化开展院(校)地科技合作及洽谈对接活动,集中举办对接交流24次。年内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项以上,落地科技合作项目2项以上,创建市级中试基地2、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以上。实施“培育赋能”行动。建立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盟长“双长制”,加快中州铝业、世邦工业、万方精密、焦作电厂、星凯电气等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加大高新技术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队培育,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以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7家。加强小微企业“点对点”精准帮扶,促进“小升规”企业培育,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加快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引领、“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小微企业和“双创”为基础的梯次发展格局。

(三)聚力文旅文创,不断巩固发展优势。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变“旅游+”为“+旅游”,加快构建“多点互动、多业联动、多元促动”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高能级文旅。

推动品牌再造,打造品质旅游新标杆。依托云台山山水优势,找准抓手、加快突破,着力增强品牌吸引力和竞争力。打造度假品牌。加快推进云台山上市。积极创建云台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山地运动、地质科普等特色主题旅游,加快推动茱萸峰索道、云乡·兵盘民宿等16云系列项目,建设国际著名山地旅游目的地。打造研学品牌。依托云台古镇、云台山文化旅游学院、金岭坡太行艺术小镇等项目,建设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打造消费品牌。建设“电子商务体验店”,叫响“云台礼遇”,实现游客流量广泛变现。加快“醉美修武”大型演艺、云台山“七贤游园”国风演艺等项目建设,创新办好云台山音乐节、汉服花朝节等活动,持续发展沉浸式演艺体验新消费。

推动风景进城,满足城市休闲新需求。巩固提升全域旅游金字招牌,持续扮靓县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景区快进路网。服务推进沿太行高速、长修高速、郑焦高速修武至陵川段等3条高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S306S230西村至寨豁段等项目建设,打通全域旅游向纵深扩张的神经末梢,叫响太行山1号旅游公路品牌。提升城区文旅气质。加快云台古镇、澍青酒店、河南报业酒店等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2000万元的煤炭中转站家属院等9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施城区微改造、微更新、微提升,以运粮河为轴打造花海大道,让城市向美而行。增强产业发展能级。积极盘活恒大养生谷项目,加快仙那度奇境小镇、澍青医专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抓好项目运营、业态布局、市场培育,加快形成独具修武特色的康养旅游产业体系。

推动文旅下乡,共筑乡村旅游新优势。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使修武的广大乡村成为“1+8”郑州大都市圈的“会客厅”“休闲地”。大力推动交旅融合。开展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投资3014万元,建设农村公路36.8公里、“美丽农村路”101公里。围绕“一轴四环”,启动实施马连沟至王庄、金岭坡至东岭后、金岭坡至虎路峪等6个交旅融合项目,将兵盘、长岭、东岭后等15个传统村、古村落、民俗村串珠成链,打造“快进漫游深体验”旅游风景道。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全力加快溪山美舍、观云居等精品民宿建设,发展南太行乡村高端民宿游。积极推进岸上小镇夜游项目、大南坡乡村文旅项目,打造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大力挖掘大沙河沿线生态资源,积极谋划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加快沿线美丽乡村建设;紧紧依托云台冰菊园、金谷水稻园等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旅带农、以农促旅,加快农旅融合。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围绕陪嫁妆“中国爱情村”,运营好天空之城、爱情1号公路等项目,启动实施蝴蝶谷、许愿谷等项目,联动西双路沿线发展爱情游业态。围绕叠彩洞精神党性教育基地、黑岩村红色教育基地、李雪三纪念馆、西村乡抗日民主政府,讲好红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助推红色旅游快速发展。

(四)聚力绿色生态,不断擦亮发展底色。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县和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确保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市定目标。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积极推进“五水综改”“四水同治”,压紧压实“河湖长+”责任,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四类水质标准,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让土净地美、安全可控。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实施总投资3亿元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全年完成国储林建设5000亩,培育森林资源3.7万亩。完成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试点工程灾后重建项目,启动北部山区8000亩露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让良好生态成为修武最靓丽的底色。

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积极开展绿色低碳行动,实施300兆瓦风力发电开发项目,推进总投资8亿元的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建设,争创国家级光伏整县推进示范县。加快总投资18.9亿元的静脉产业园建设,确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市政污泥处理、园区污水处理、垃圾转运站等6个子项目顺利推进。实施总投资30亿元的EOD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虎路峪谷脉部落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实现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色化发展。

(五)聚力三农发展,不断加快乡村振兴。以产业振兴为基础和关键,以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促进农业高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四链重构”,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突出粮食安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行动,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4.55万亩以上,确保粮食总产稳定。突出园区带动。加快总投资1.5亿元的国家级怀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做大做强怀药产业。依托省级蛋鸭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力争产业园蛋鸭养殖规模达到50万只,蛋鸭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5亿元。突出特色品牌。围绕“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做优延陵大葱、新庄大枣、五里源松花蛋、太行黑山羊、云台冰菊等地方特色品牌。扩大菊花、地黄、山药、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面积3000亩,叫响怀药品牌。争创3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让特色品牌优势成为发展优势,促进“吨粮田”向“万元田”发展。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完善村庄规划。坚持前瞻30年,加快完善140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探索建立“乡镇规委会+综合执法队+规划师”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农房建设、风貌管控,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整治人居环境。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抓好铁匠庄、韩庄、宰湾等10个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完成30个行政村背街小巷治理,分类推进26个垃圾分类试点,大力开展村庄绿化集中行动,创建省级森林特色小镇1个、森林乡村示范村4个,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44个、“明星村”11个。夯实基础设施。围绕“七个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总投资3.8亿元的农村户厕改造及污水治理项目、总投资3.26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42亿元的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的七贤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等项目建设,完成40个村庄改气、42个村庄污水治理和8787户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任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加快智慧乡村建设,推动5G网络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全网高清通话。

全面激发农村活力。下好改革、衔接、统筹“三步棋”,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持续动力。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承包地制度改革,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年底前合作社达到563家、家庭农场达到1039家。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持续开展农村宅基地集中整治,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深化集体产权、集体林权等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年底前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实现清零,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0%以上。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做好“六个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以“一户一人”为底线,开发公益性岗位312个以上,帮助困难群体就地就近就业。用足用好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做好扶贫项目确权登记,落实联农带农机制,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强化服务统筹。积极推进“四个均等化”,多渠道加快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改扩建七贤镇中心幼儿园、五里源乡第二中心幼儿园,扎实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6月底前完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让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参保人数达到11.8万人,确保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对170个行政村基层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功能提升,开展“文产特派员”试点,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六)聚力城市更新,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理念,推动城市更新,打造精致城市、品质修武。

持续建设精致城市。实施精致城市建设行动,推动面貌、品质全面提升。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北做强、中做精、南做优”思路,加快形成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主体、各类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按照小城市发展理念,统筹好山区3个乡镇规划设计,打造城市副中心。完善市政设施。实施总投资8280万元的供水管网及自来水厂设备修复改造项目,加快总投资1200万元的城区9座垃圾中转站建设。启动总投资3000万元的城乡供气一体化建设,年底前通气村达100个。完成总投资1500万元的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实现华公馆、锦绣花园等4个小区集中供热,新增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繁荣城市业态。加快云台古镇建设,优化招商、吸引流量,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消费核心区。加大运粮河两侧招商引资力度,繁荣经济业态,让城市有活力、增魅力。

持续建设韧性城市。聚焦城市短板、弱项、不足,精准发力、靶向施策。推进城市安全。积极推动运粮河上游建设,进一步连通城区水网,增强调蓄能力,涵养城市生态。扎实开展城市燃气、供热、交通、建筑等领域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实施窨井设施专项整治,严格排查风险隐患,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守护城市“生命线”。加快恢复重建。汛期前,完成总投资2000万元的万方路污水管道等灾后修复重建工程。年底前,完成总投资2.2亿元的云台大道、人民路辅道、体育路、温盘路、经一路和城市河道灾后修复重建工程。做足里子工程。实施总投资4257万元的城区雨水管网疏通改造项目,6月底前完成青龙大道等6条道路雨水管网和2条排河清淤疏通,加快推进城中村雨污管网改造,提升城区综合承载能力。

持续建设宜居城市。实施城市治理“四化”行动。实施精细化治理。完善市政道路、市容环卫、城管执法、数字城管等领域标准规范,借助“路长制”管理模式,形成齐抓共管大格局。实施智能化治理。加快总投资480万元的城市视频监控和智慧执法系统建设,实施数字城管平台向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升级,促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筹”。实施法制化治理。按照《城区户外广告和门头招牌专项规划》《城区夜景照明专项规划》,对城市照明、户外广告科学管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城市治理法制化水平。实施人性化治理。开展“用脚步丈量城市、以实干服务市民”活动,用好“全科网格”,以“一月一主题”为抓手,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多、需求急的问题。

(七)聚力民生实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重点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

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扎紧“四个口袋”,压实“四方”责任,健全平急速转工作机制,筑牢数字、群众、卡点、企业“四道防线”,强化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管控,持续增强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社会免疫等能力,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

努力提升应急能力。用大概率思维应对极有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救援指挥体系,组建防汛吹哨人队伍,搭建空、天、地应急指挥通信专网,强化预报、预警、预判、预案、预演,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紧盯93个、总投资41.35亿元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汛期前,完成大沙河、山门河等11项水毁工程和“28+2”个农村道路灾后修复,完成周庄镇、五里源乡等8个村的围村堤加固升级改造,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稳定扩大就业创业。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优先支持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完成新增城镇就业5340人。积极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技能培训7000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5500人。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狠抓“三名”工程,落实“双减”政策,实现一本上线和名校录取“双提升”。加快一幼分园、二幼分园、云台观邸幼儿园建设,增加学前教育学位99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38%。加快张弓铺小学等12个义务教育学段项目建设,完成134套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立县职业学校技能鉴定中心,完善“1+X”技能证书培养模式,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加快建设健康修武。加强“三所医院”建设。建成投用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楼、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完成总投资4550万元的4个乡镇卫生院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提升“一老一小”照护服务能力,加快2个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2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现乡村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达到90%;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发展普惠托幼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优抚对象等群体基本生活。坚持分类处置、分批攻坚,妥善化解问题楼盘。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全面加强“全科网格”建设,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动“三零”工作创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筑牢安全稳定底线。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扎实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抓铁有痕、久久为功,以政府的忠诚担当、实干有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建设尽职履责的忠诚政府。坚定不移把“忠诚”作为第一要求,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让旗帜鲜明讲政治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

建设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坚定不移把“法治”作为第一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建设实干勤政的高效政府。坚定不移把“实干”作为第一追求,谋定而后动、谋定而快动,严纪律、转作风、优服务、提效能,推动各项工作创一流、争第一。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重任面前敢作敢为、矛盾面前敢抓敢管、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树牢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所忧所盼”的事,早完成、早见效、早得惠。

建设从严治政的廉洁政府。坚定不移把“廉洁”作为第一底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带头过“紧日子”,推动“三公”经费等一般性预算支出持续压减。坚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真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让清正清廉成为政府的鲜明底色。

各位代表!

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树立新形象,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面对新任务,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砥砺前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重要词语解释

 

1.“四早”要求: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13445”工程:即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具体是到202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000公里以上,新增通车里程3000公里以上,完成投资4000亿元以上,力争通车里程居全国第四位、路网密度居全国第五位。

3.“378”工程:即焦作市重大交通项目“378工程”。具体是加快推进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新焦高铁、郑州都市圈交通S3线焦作段3条铁路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沿太行、沿黄、沁伊、焦平、长修、焦唐、郑焦7条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孟州至偃师、焦平高速、沁伊高速3座黄河大桥建设,力争新开工郑焦高速、焦唐高速2座黄河大桥,在已通行3座桥的基础上,构建8座黄河大桥,突破黄河天然屏障,大幅提升焦作对外通达能力。

4.“三零”创建:即创建“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5.七个一体化:即县域城乡交通一体化行动、农村供水保障行动、县域城乡清洁能源建设一体化行动、县域城乡信息通信网络建设一体化行动、县域城乡广播电视建设一体化行动、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建设行动、农村房屋品质提升行动。

6.四个均等化:即县域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行动、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行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行动、县域社会保障均等化行动。

7.一轴四环:“一轴”指青云大道(中焦线)+S306(焦辉线),里程长度约29公里;“四环”指S230至金岭坡(云上院子)至龙门等4个交旅融合环线。

8.五水综改:即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改革。

9.四链重构:即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利益链重构。

10.一户一人:即脱贫户、监测户家中至少有一人可以参与“万企兴万村”活动提供的工作。

11.“四方”责任:即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个人责任。

12.“三名”工程:即名师、名校、名校长。

13.“双减”政策: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14.三所医院:1所公立综合医院、1所公立中医院、1所公立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