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jzxwzf 发布时间:2014-03-20 09:01

字号:【

索 引 号
HL10001-0301-2014-00001
文章标题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  号
所属分类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4-03-20
发布机构
修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318日在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修武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卢希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转型提升、融合发展”总战略,坚持“持续快速、生态健康”总基调,尽责求效,务实重干,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跨越发展。

(一)综合实力在持续发展中快速提升。始终坚持质量和效益并重,经济社会发展稳中趋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96亿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亿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房地产投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5%55.3%207%,增速均居六县市第一位。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2亿元,增长20%;税收收入5.62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0%。收入增幅和质量均居六县市第一位。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8元,增长13.7%,增速居六县市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6元,增长1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在加快转型中优化升级。始终坚持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不动摇,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经济总量日益扩大,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工业快中向好。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41.5亿元,增长13.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7亿元,增长19.3%,增速居六县市第一位;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利税分别增长36.5%24.4%16.4%,增速均居六县市第一位。纺织业、铝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四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4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6.7%。产业集聚区先后实施了35项基础设施工程,开工建设了22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1亿元,增长46.2%,增速居六县市第一位;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47.7亿元,增长44.7%,增速居六县市第一位,园区承载力进一步提升,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在“河南省第二届产业集聚区高峰论坛”上,分别荣获“产城一体化发展示范集聚区、“最具投资吸引力产业集聚区”称号旅游转中向强。云台山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景区数字化应用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河南省云台山景区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成功举办了云台山旅游节、九九国际登山挑战赛等重大活动,设立了中国旅游景区第一个境外办事——台山驻韩国首尔办事处,旅游品牌更加响亮。云台山休闲度假服务区、百家岩综合开发、万善寺扩建等25个旅游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旅游“创优环境、提升服务”集中活动扎实有效,县、乡、景区“三位一体”旅游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云台山、圆融寺两大文化旅游园区在全市集中观摩评比中分别荣获第一、第二名。2013年,在国内旅游市场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我县旅游仍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全年共接待游客631.8万人次,增长13.2%;门票收入4.2亿元;旅游综合收入26.8亿元,增长16.5%农业稳中向优。粮食总产实现“十一连增”,小麦高产创建再创3项全国纪录,连续17年荣获省“红旗渠精神杯”,高产创建和农田水利建设成为修武农业的“靓丽品牌”。大用肉鸡、伊赛肉牛被列为全省畜牧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喜人。台创园建设进一步加快,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中心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丹尼斯果蔬基地、千亩海棠种植园、速生星柳等一批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先后入驻,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资源配置日趋合理,逐步发展成为修武精致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三)对外开放在机制创新中迸发活力。始终坚持开放招商“一招应多变”,项目建设“一举求多效”,优化环境“一优带百通”,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激发各项建设活力。对外招商成果显著。全年共引进项目84个,协议总投资23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455亿元以上16个、10亿元以上9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春光空调、贯辰直升机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签约和落地。项目建设后劲更足。全年新开、续建重点项目112个,其中亿元以上60个、10亿元以上13个;项目总投资475.3亿元,列入省、市重点项目47个,分别完成当年计划投资的157.5%152.5%;龙瑞汽车、伟彤重装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经济增长后劲有力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提升活动,切实解决企业用地、用工、用电、融资等重点难题,良好环境成为修武对外竞争的最强音。积极实施重大项目建设专题效能监察,焦作电厂、武云高速、郑焦城际铁路等市“十大建设”重点工程顺利推进。省、市8金融机构先后与我县48家企业对接,达成贷款意向40亿元;农行河南省分行打破不直接与县级政府合作的常规,与我县签订了总额达60亿元的战略合作备忘录,为县域经济发展赢得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四)城乡建设在统筹推进中科学发展。始终坚持新型城镇化“一发动全身”,统筹推进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有序推进“一城三镇三社区”建设,当阳峪、七贤旅游小城镇积极启动,周庄新市镇、赵厂社区、影剧院改造等项目顺利推进,38栋、2271套安置楼建成启用。大力实施民生城建、宜居城建,开工建设峰林大道、茱萸大道等7条城市道路,整治改造政后街、育新街等13条背街小巷;铺设燃气管网18公里;幸福水厂二期、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顺利实施;建业森林半岛、华芳国际等一批商住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城区和产业集聚区9条道路绿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云台山旅游客运站建成投用,汽车客运总站试运营特色商业区完成发展规划,启动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备,群众生活更加便利。美丽家园先行见效。在全市率先启动美丽家园建设,以净化、亮化为突破口,深入推进环境净化、生态绿化、道路硬化、城乡美化、路灯亮化“五化”工程。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县、乡财政先后投入1890万元,对全县187个行政村、县城背街小巷、家属楼院进行净化、亮化,对28条城市主次干道、16个游园绿地进行亮化提标,成功创建1个国家园林城镇、1个国家卫生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国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落户岸上村。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土地管理科学规范,被评为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造林绿化、北山治理、森林防火、秸秆禁烧等多项工作被评为全市先进;平顶窑、东岭后等4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双庙、一斗水两个村成功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双违”治理成效显著,“数字修武”监控系统建成见效,城市管理规范有力,生态大县、旅游大县优势得以巩固和发展。

(五)民生事业在全面发展中日益改善。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顺应民生期待,做好民生答卷。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先后实施10大类35项民生工程,新一中、县医院、社会福利中心正式投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主体完工,新区中学、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工程顺利推进。民生实事扎实有效。探索建立“五不出村”就业服务模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411人,被评为全省促进全民创业先进单位。探索实行“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覆盖城乡居民9.6万人;积极推行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惠及群众13958人次。县、乡、村三级流浪乞讨救助网络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全面落实,“失独”家庭老人全部纳入政府集中供养范围,村室“温暖工程”实现全覆盖。学校媒体“班班通”工程提前3年完成省定目标,高考成绩跃居六县市第二,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称号。改建农村公路25公里,开通投运双庙、岸上两条山区客运专线,有效解决群众出行、山区学生上学乘车难题。承办河南省第十二届青少年公路自行车锦标赛,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成功创建“中国长寿之乡”,长寿之乡长寿乐”系列活动扎实有效。连续七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县”称号民生保障切实改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再次扩面提标,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35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180元,五保集中供养由每人每月350元提高到500元,累计发放资金2693.79万元,惠及群众14863人次。新农合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累计补助资金6336万元,惠及群众97.6万人次。发放高龄津贴355万元,惠及高龄老人4160人。深入开展残疾人助听、助行、助视和千名孤儿救助”等活动,累计救助1万余人次。开工建设保障房2593套,建成1167套,316户困难家庭圆上了“安居梦”。社会治安、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再次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和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大力深化“安全修武”创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六)行政能力在尽责求效中明显增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职能和作风持续转变,效能和水平明显提升。更加注重科学决策。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政府常务会、规委会和土委会等工作制度,凡是关系修武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都能够充分征求有关专家、群众代表和社会人士的意见,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切合修武实际、贴合群众意愿。更加注重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45件,办结率达100%更加注重政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委加强作风建设的一系列规定,全面落实县委“十查十带头”要求,积极开展“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五民再提升”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会员卡清退、办公用房清理等专项整治,从严纠正“四风”问题,从严监管项目资金、公共资源交易,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进一步树立。更加注重效能提升。大力开展“五治”专项监察和效能评议活动,倡导“马上办”,问责庸懒散,效能建设更加有力,为民服务更加高效。在全市率先开通市、县两级电子监察联审联批网络,全面实施“审批流程再造”工程,减少审批事项19项,项目审批更加便捷,政务环境更加优化。

过去的一年,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加强,统计、审计、广电、粮食、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金融、税务、电力、工商、质监、烟草、通讯等行业和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

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和衷共济,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份精彩,经济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凝聚了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力量,饱含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同志、老朋友,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驻修单位、外来投资客商以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问题、清醒不足、正视差距。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二是城市建设欠账较多,科学化经营水平较低。三是旅游转型任重道远,与全域旅游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四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还不够快,力度还不够大。五是服务业、商贸业发展较慢,现代化水平不高。六是一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此,我们将倍加重视,认真解决。

 

二、2014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美丽修武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总要求,坚持“转型提升、融合发展”总战略,坚持“六区联动”总布局,眼往高处看,手从低处做,尽责求效,攻坚克难,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真正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产业集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践行党的宗旨等方面做榜样、当标兵。

201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做好今年的工作,关键是要坚持“转中求好、融中求优、改中求活、稳中求快”的工作要求,坚持“四个不动摇”的工作原则,坚持“稳中求快”的工作基调,具体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突出稳增长,着力备足经济发展后劲。坚定不移抓开放招商,坚持不懈推项目建设。进一步招大引强。将“招大、招优、招强”作为开放招商主攻方向,紧密跟踪中国六冶等大集团、大企业,争取更大更多的战略投资。着力转变招商方式,强化产业链招商、集群招商、科技招商,大力引进关联度高、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注重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和行业招商,发挥企业在招商中的主体和桥梁作用。着力提升招商质量,重落地、重投产、重实效,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统一”。全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20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150万美元。进一步扩大投资。深入研究国家政策、经济环境、资本动向、市场趋势,精心谋划、争取、引进和安排一批重大优质项目,为经济发展备足后劲。严格落实项目分包、节点推进、目标管理、重点督办等制度,全面抓好春光空调、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维科重工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加快促进龙瑞汽车、伟彤重装等项目达产达效。全年计划新开、续建项目110个,总投资达到430亿元,完成投资90亿元进一步优化环境。大力开展“效能修武”、“企业服务年”活动,积极服务推进焦作电厂、武云高速、圆融水库、郑焦城际铁路等市“十大建设”重点工程。启动综合保税区建设,为项目入驻搭建载体、筑牢平台。扎实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探索实行外来投资全程代理,努力打造环境“洼地”、发展“高地”。牢固树立“有多少事找多少钱”的理念,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坚持非禁即入,拓宽开放领域,鼓励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和外来投资者参与各项建设;高度关注、大力支持企业家队伍建设,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资本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二)以科技驱动为突破口,突出优结构,着力做大工业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结构调整的有力抓手、工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强化科技支撑。以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抓手,强力实施“科技强县”、“质量兴县”战略,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力争培育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市级科技型企业。对贡献大、成长好的企业以奖代补,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推动伟彤重装、环宇石化等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年内力争签约3个以上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快转型升级。综合运用延伸链条、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强化信息化支撑等手段,引导铝工业由低端铝棒向高端铝型材精深加工转型升级,推动装备制造业由零部件加工向成套设备制造转型升级,实现产品高端化、成套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现代新兴产业,谋划建设光电产业园,鼓励鑫宇光、奇立新与武汉光谷研发机构及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实验基地和工程实验室,力争产品市场竞争力进入行业前列;加快振林磁业等电子企业高精尖产品研发,以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宽市场。完善园区建设。坚持工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年内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90亿元、税收收入1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1万人,着力将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全县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主阵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商务中心、物流中心、第二污水处理厂、110千伏周庄输变电等项目建设,完成6条道路、7个游园、10万平方米道路绿化,进一步强化园区支撑作用。加大工业主导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力度,紧紧依托伟彤重装、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龙瑞汽车等园区企业,努力打造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两个产业集群,年内力争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实现30亿元、50亿元。

(三)以绿色发展为总要求,突出城镇化,着力加快美丽家园建设。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为主线,加快建设群众满意、游客留恋、外界向往的美丽修武。统筹城乡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重要精神,牢牢把握“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产城互动、科学有序”的基本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美丽家园建设,以“一带两区”为重点,全面实施“五化”工程;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指导,突出抓好先进村、先进乡镇的巩固提升,重点抓好岸上村等一批试点村建设,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巩固发展29个省级生态村、14个市级生态村创建成果,力争再创建2个以上省级生态村、2个以上市级生态村,推动农村美丽;巩固提升美丽家园建设成果,引导群众树立良好风尚,探索建立科学管理模式,着力形成“自觉美、永久美”的长效机制。加快城市建设。着力民生城建、宜居城建、人文城建、精品城建,完成茱萸大道、宁城路东延、幸福路东延等续建工程,启动实施体育路西延、健康路东延等城区道路建设,改建40公里县乡道路,完善城乡路网;完成为民路、七贤大道等939公里雨污管网清淤,铺设人民路、宁城路等7条道路17公里燃气管网,完成水厂二期续建、农网升级改造,加大新兴街、南关三街等背街小巷整治力度,积极谋划城市热网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特色商业区建设,加快实施郑焦城际铁路站前广场、旅游服务中心、云台山区间车始发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河南报业地产及酒店、建业森林半岛、林德博暄等项目建设,繁荣城市业态,彰显城市活力。提升发展品位。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新兴业态,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老城街、南后街明清建筑群修缮保护力度,逐步启动胜果寺、城隍庙等文物古迹开发,延续历史文脉,留住美好记忆;实施城乡绿道、文化绿道、景区绿道等绿道体系建设,完成茱萸大道、宁城路东段、圆融路东段等新建道路绿化;启动生态水系和城乡生态综合项目建设,实施新河区域、纸坊沟流域综合治理和大沙河扩宽整治,积极服务东湖建设,逐步打造滨河景观带,使修武的山更灵、水更秀、物更华,成为绿色盎然的生态之城、修心养性的雅居之城、传承千年的文化之城!

(四)以稳粮提效为着力点,突出产业化,着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坚持品牌带动战略,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不断提升“三农”工作水平。强化园区带动。坚持设施农业向台创园集中,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集中投放园区,不断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将台创园建设成为大陆与台湾合作交流基地、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基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基地、现代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快推进1200亩丹尼斯果蔬基地、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中心、速生星柳等项目建设,带动更多有规模、有品质的项目入驻园区,全年力争引进项目10个以上,引进资金5亿元以上。积极推进台创园创建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发展新型都市农业业态,带动全县农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水平。依托焦作大用,进一步壮大肉鸡产业化集群,年内力争产值达到32亿元,带动农户6000户;依托河南伊赛,进一步做大肉牛产业化集群,年内力争产值达到20亿元,带动农户3000户。鼓励发展、大力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力争家庭农场达到40家,农民合作社总量达到400家。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重点培育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质量,拓展销售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增效。以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为抓手,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步伐,力争完成3个以上绿色食品认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促进高产创建。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建好5个万亩示范方、10个千亩示范方、20个百亩示范方,稳定种粮面积44万亩,力争高产创建再创全国纪录,为粮食核心区建设做贡献。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大力推广农业新机具,新增青贮机等农机具500台,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进一步强化科技带动,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确保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农民科技培训3万人次以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五)以全域旅游为大战略,突出再提升,着力加快旅游强县建设。坚持多点支撑、多元融合,加快东西两区联动发展,加快产城一体、景城互动、文旅相融,逐步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推动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跨越。强力促进环境提升。完成青龙峡双层停车场、峰林峡缆车、百家岩停车场二期、上红石峡景点开发、下红石峡安全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实施《河南省云台山景区保护条例》,继续巩固、提升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旅游“创优环境、提升服务”集中活动,积极推动家庭宾馆上档升级,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强力促进转型提升。加快云台山上市步伐,全面提升融资能力和品牌影响力。重点抓好云台山休闲度假服务区、贯辰直升机等项目建设,加大青云休闲养生谷招商力度,强化旅游基础,丰富旅游产品。坚持以旅游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休闲康乐、养老度假等新兴服务业态,拉长旅游链条,提升旅游层次。强力促进融合提升。抓好百家岩综合开发、万善寺扩建、当阳峪窑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与竹林七贤文化、圆融文化、绞胎瓷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抓好栗子园旅游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推动旅游与工业协调融合发展;抓好荷鹿农庄、千亩海棠种植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旅游与农业全面融合发展,着力把修武建设成一个大景区,打造成郑州的“后花园”、都市人的“第二个家”。

(六)以改善民生为总目标,突出办实事,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大民生投入,完善保障机制,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实现“幸福在修武”。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年内力争转移农村劳动力13000人、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强化失地农民保障,加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工作力度,力争应保尽保。加强社会救助,使特困人员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全面做好扶贫开发。紧紧抓住我县被确定为全省“三山一滩”扶贫开发重点规划县的机遇,精心组织整村推进、科技扶贫、小额贴息贷款等扶贫项目,加快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坚持把扶贫与新型城镇化、旅游发展、美丽家园建设结合起来,鼓励深山区群众整村搬迁,从根本上解决深山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扎实做好省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创建,投用新区中学,完成县一中搬迁、中小学“校安工程”。进一步推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深化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扎实推进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保证生育秩序稳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成投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承办好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比赛项目。积极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一级档案馆。全面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积极维护安全稳定。牢固树立红线意识,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总要求,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油气管线、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让群众饮食更安全、用药更放心。扎实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抓好北山治理、“双违”整治;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七)以改革创新为源动力,突出增效率,着力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全面落实深化改革“规定动作”,积极探索修武创新“自选动作”,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积极推动行政管理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职责,简政放权,有退有为,让市场的手段充分施展,让政府的管理更加有效。着力加强规划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土委会、规委会工作制度,牢固树立规划先行、规划如山意识,凡是签约落地的项目,一律先规划后建设;凡是规委会没有研究决定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凡是规委会研究决定的规划,一律不得擅自更改。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全面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加快财税机制改革。紧盯“管住”转作风、围绕“搞活”促改革,严格落实《修武县预算监督暂行办法》,完善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支出,进一步增强预算刚性;健全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开展全面清查,盘活存量,做大增量,防止国有资产浪费、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好“营改增”等税制改革政策,推动企业转型,扶持企业发展。加快投融资机制改革。组织开展好政银企合作,落实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金融扶持政策,引进民营金融机构,推动台湾第一银行尽快运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积极引导企业进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大力促进土地管理改革。严格土地市场管理,坚决堵塞土地市场“跑冒滴漏”。将土地供应与项目投入进度相挂钩,探索土地分批供应,倒逼项目投资提速增质切实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强化节约集约利用,推行“以亩产论英雄”考评机制,倒逼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规范农村土地流转,鼓励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力争土地流转达到12万亩,达到全县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50%全力抓好人才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我县工作,尽快改善人才资源结构。巩固省级职教强县创建成果,整合政府培训资源,积极引进职业教育院校,打造职教园区,培育更多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尽责求效,奋发作为,把握改革新机遇,凝聚社会正能量,努力建设为民政府、务实政府、法治政府、清廉政府。

(一)勤办为民之事,打造为民政府。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第一准则,让人民满意是政府工作的第一追求。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贯彻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访民情、听民声、问民计、解民忧、惠民生,勤办为民实事,多谋群众福祉;始终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以真心换民心、以诚意得民意、以毅力聚民力,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放心、使人民满意,形成心心相印、同心干事的生动局面。

(二)大兴务实之风,打造务实政府。务实就要实干,务实就要担当,务实就要高效。牢固树立务实重干的理念,谋划工作、运作项目、深化改革,始终坚持实干为先,少说多干,说了就干,干就干好;大力弘扬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在一线推进工作,在一线解决困难,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检验成效;大力弘扬尽责求效的工作作风,坚决杜绝无人执行、无力执行、无心执行,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确保政府工作高效务实运转。

(三)筑牢守法之基,打造法治政府。坚决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继续推动政务公开,让人民更有效监督政府,使政府更好服务人民。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责,让政府行为始终在法律框架内运行

(四)严守清廉之要,打造清廉政府。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严格财政评审,强化审计监督,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廉政建设;完善惩防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努力维护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局面。全体公务人员要时刻认清界线,保住底线,不越红线;凡是违规违纪的事,坚决不沾边;凡是为政不廉的事,坚决不伸手;凡是损害政府形象的事,坚决不姑息!

各位代表!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倍加珍惜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倍加珍惜风正劲足的大好局面,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美丽家园、幸福修武而努力奋斗!

   



      

 

1.十大建设: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涵盖铁路、公路、能源、水利、生态、信息化、发展载体、教育事业、文化体育事业、开放型经济等十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2.一城三镇三社区:“一城”,即县城;“三镇”,即周庄新市镇、七贤旅游小城镇、当阳峪旅游小城镇;“三社区”,即葛庄新型社区、五里源新型社区、王屯新型社区。

3.“五不出村”就业服务模式:即获取就业信息不出村、接受教育培训不出村、办理社会保险不出村、享受社会化服务不出村、化解就业社保矛盾不出村。

4.“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即以居民健康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原则上以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过省级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的基层医生为主,在充分告知、自愿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下,与城乡居民签约建立稳定的健康服务关系,为城乡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5.“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即改革住院押金预付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实行住院“零押金”,先住院诊疗,出院时结算并缴纳个人负担的住院费用。

6.十查十带头:即《中共修武县委关于开展“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五民再提升”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修发〔201315号)提出的“查群众感情,带头牢记宗旨;查学习能力,带头提升素质;查进取劲头,带头争创佳绩;查责任意识,带头敢于担当;查工作效能,带头提高效率;查大局观念,带头促进发展;查为民服务,带头改进作风;查创新精神,带头解放思想;查工作方法,带头攻坚克难;查廉洁自律,带头克己奉公”。

7.四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8.“三公”经费:即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

9.五治:即治庸、治懒、治乱、治散、治低。

10.六区:即产业集聚区、旅游景区、特色商业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区、新型社区、综合保税区。

11.四个不动摇:即坚持持续快速发展不动摇,坚持统筹协调发展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改革创新不动摇,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不动摇。

12.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列出禁止和限制进入的领域清单,清单之外的领域都可以依法自由进入。负面清单只管企业“不能做什么”,与正面清单规定企业“只能做什么”相比,为市场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体现了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思维方式的重要转变。

13.一带两区:“一带”即云台大道道路沿线两侧地带,“两区”即县城城区和旅游景区。

14.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5.三山一滩:即大别山、伏牛山、太行深山区和黄河滩区,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划定的脱贫攻坚重点区域。

16.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201381日,“营改增”范围推广到全国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