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家乡这么惦记我们这些在外打拼的人!”在杭州创办智能科技公司的修武籍人才苏亮亮,谈起家乡的“敲门拜访”满是感动。这场跨越千里的暖心互动,正是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倾力构筑人才“小气候”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修武县将“人才服务专项行动”作为主线,创新建立人才联席会议和专员协同机制,统筹资源、凝聚合力,有效破解人才工作“小城困境”。
服务的速度与温度赢得企业赞誉。华芳纺织公司负责人至今感念:“一个月内帮我们招了63名技术骨干,解了三期项目落地的燃眉之急!”这背后是修武县紧扣发展脉搏的精准发力,借力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展“春风行动”线上线下双轨招聘,主动出击高校“双选会”,源源不断招引急需人才。
该县坚持以产聚才、以才促产。针对企业技术需求,积极推动与高校院所技术合作及产学研协议签订。经开区成功引入河南省科学院10.5亿元电子封装材料项目,带动30余人科研团队入驻。科技局选派“科技副总”入企“把脉”,为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以乡情为纽带柔性借智。积极寻求修武籍在外人才支持,成立“志恒医学成长发展基金会”,选派青年医疗人才进修;邀请参与云台山水库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共建,选拔学员到省队试训;加速推进田坪乡村书画院及写生基地建设,打造全国艺术研学新地标。
引进借智重要,培育内生人才更是长远之计。医疗领域,聘请省级名医下沉带教,力促“名医请到家门口、省级资源县乡享”;“三农”领域,39名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孵育“土专家”“田秀才”300余人;文旅领域,借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之力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培育绞胎瓷骨干人才85人,带动就业1000余人,年人均增收3.8万元。
人才活力迸发,离不开精心培育的土壤。每月的人才联席会议,集中破解企业要素保障难题成效显著,15家企业跻身2025年度创新型中小企业行列,2家企业上榜首批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每周“人才大走访”深入一线,半年高效办结服务事项82件,办结率100%。
聚焦青年需求打造“人才之家”,开发绞胎瓷、太极拳等10类特色课程,丰富青年人才业余生活。依托“劳模红娘工作室”,一年内促成25对良缘。“在这里找到了志趣相投的伙伴,真正融入了修武。”青年人才杨玉的笑容诠释归属感。
从精准招聘到柔性引智,从田间地头的科技特派员到“人才之家”的青春笑语,修武县正以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人才“小气候”,汇聚起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大能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志坚 通讯员 范燕彬 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