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景城融合发展”总战略,抓住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有利时机,认真落实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2016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县人代会批准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算为105518万元,执行中因“营改增”调整为103784万元,实际完成104135万元,占调整后年预算的100.3%,增长7.7%,圆满完成了收入目标任务。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3149万元,占年预算的96.6%(国税完成13301万元,增长77.9%;地税完成49848万元,下降4.1%);非税收入完成40986万元,占年预算的106.7%,增长10.1%。
●县人代会批准的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初目标为144838万元,年末实际完成170872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99.5%,增长5.3%。
主要支出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772万元,较2015年增长6.3%;
公共安全支出9273万元,较2015年增长0.4%;
教育支出32023万元,与2015年持平;
科学技术支出3178万元,较2015年增长0.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406万元,较2015年增长13.6%;
医疗卫生支出18841万元,较2015年增长3.4%;
节能环保支出1487万元,较2015年下降70.3%;
农林水事务支出22119万元,较2015年增长0.1%;
交通运输支出11319万元,较2015年增长52.9%;
住房保障支出3534万元,较2015年下降27.1%。
2.其他三项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6年,县人代会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年初目标为32256万元,实际完成2368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73%,为调整预算数的74%。支出预算年初目标为34911万元,实际完成2428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69.6%,为调整预算数的66.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县人代会批准的2016年县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416万元,实际完成500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6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为11897万元,实际完成 12679万元,为预算数的107%。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16年面对异常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县政府明确了“狠抓综合治税、严防跑冒滴漏、优化支出结构、确保社会稳定、加大招商引资、广泛培植财源”的总体工作思路,努力保增长、保态势,积极主动作为、克难攻坚,较好地发挥了财政部门稳定经济、调节分配、保障民生的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1.狠抓财政收入征管,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支目标
●坚持日统计、周调度、月督导的组织财政收入工作方法,强化对财税工作和经济走势的评估预判,定期召开财税形势分析会,及时解决财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深入开展社会综合治税。组成14个税源普查小组,分行业、分区片、有侧重地进行了摸底调查,初步盘清税源家底,综合治税平台已初步建成,多方联动、部门互动、共抓税收的态势全面形成。
●加强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分解和督导落实政府非税征收管理主体责任,对全县非税收入科目进行全面梳理摸底,为下一步即将开展的非税收入核查工作奠定基础;进一步规范了非税收入票据使用方法,避免了坐收坐支、缓缴、少缴非税收入的现象发生。
2.认真落实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改善民生提供坚实财力支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财观念,全县财政民生支出达到15141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7%。
●干部职工各项待遇得到落实。第13个月工资按全额工资标准发放;目标责任奖和健康休养费足额发放;取暖费调增到市级标准全额拨付;健全了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足额计提;工会经费足额纳入财政计提;发放了车改补助资金;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不足部分得到及时补充;农村养老保险、各类医疗保险提标完成;职务职级并行、离休老干部药费、工资晋档晋级都足额按上限兑付到位。在六县市中,我县的干部职工待遇处于较高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24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132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
●支持教育水平提升。筹措资金2510.2万元用于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严格按规定支付职业教育各项补助资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和校舍维修资金。
●支持房地产业发展,实施购房财政补贴政策,盘活存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年共发放购房补贴资金598.044万元,盘活存量房501套。
3.持续探索有效途径,国有资产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
●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通过清产核资,进一步摸清家底,完善了监管系统。
●开展产权登记工作。对全县163家事业单位、11家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和正在运行的17家国有企业进行了产权登记,并颁发产权证,为规范管理提供了准确、细化的基础资料,也为不良资产的处置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对67家机关事业单位门面房开展了对外公开招租工作,全年增加国有资本经营收入890余万元,增幅达到509%。
4.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加强财政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财政评审关口前移,投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对不按预算价和预算方案实施的项目坚决不予评审,有效避免了施工单位不经批准随意追加或扩展工程来计入招标量中的现象;对于准确、全面、合格的报审材料,予以快审、当面审,确保评审的每一项工程都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全年共评审各类项目303项,送审金额达到65230万元,审减金额7716万元,审减率达到11.83%。
●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从所购物品的价格、采购形式、到国有资产归档都建立了整套的管理办法。全年共实施政府采购379批次,节减资金1837.33万元,节支率达到16.6%。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加大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开展“三资”代理工作专项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小金库”专项治理检查等工作,发现和纠正了一批存在的问题,促进了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全年共收回存量资金4067万元,并及时重新安排预算报人大审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公开全县73家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提高预算透明度。
●继续推进公务卡改革。全县110家预算单位纳入公务卡改革,累计办理公务卡3272张,全年公务卡刷卡4763笔,金额共计1291万元。
●融资平台建设力度加大。通过盘活国有资产,不断加大向投资集团的资本注入力度,保证了投资集团融资需求,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全年财政目标,推动财政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全县财政收入突破十亿元大关,财政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悉心指导的结果,是县政协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的结果,也是财政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改革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与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收支平衡压力越来越大。此外,财源结构不优,国有资产管理手段缺失,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不刚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应对措施,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2017年预算草案情况
2017年是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编制好2017年预算,对于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县级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埋头苦干、务实重干,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推进预算公开透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强化民生托底;全力推进十大城建项目、文旅养项目和重点工业项目;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提高支出精准度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
1.收入安排
2017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10911万元,同口径增长8%,增加8215万元。分部门应完成:国税部门完成20778万元,增长15%;地税部门完成47338万元,增长8.5%;财政部门完成42795万元,增长4.4%。
2017年财力预计: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1091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预计48265万元(仅预计上级预算告知部分,专项指标款及各类项目资金、一次性款项均未列入),上述收入合计159176万元,减去预计上解支出12000万元,2017年我县财力预计为147176万元,全部安排支出。
2.支出安排
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47176万元,主要支出项目: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000万元,较2016年预算数减少4700万元,下降19%;
公共安全支出11010万元,较2016年预算数增加35万元,增长0.3%;
教育支出30465万元,与2016年预算数持平;
科技支出3513万元,与2016年预算数持平;
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9008万元,较2016年预算数增加4227万元,增长28.6%;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4025万元,较2016年预算数增加977万元,增长7.5%;
节能环保支出956万元,较2016年预算数增加136万元,增长16.6%;
城乡社区支出6240万元,较2016年预算数增加980万元,增长18.6%;
农林水事务支出23497万元,较2016年预算数增加200万元,增长0.9%;
交通运输支出5681万元,较2016年预算数增加431万元,增长8.2%;
住房保障支出2224万元,较2016年预算数增加1557万元,增长233.4%;
预备费支出2312万元,较2016年预算数减少413万元,下降15.6%;
债务付息支出1182万元,较2016年预算数减少2012万元,下降63%。
需要说明的是:支出预算安排147176万元,如果加上上级追加的转移支付,我县2017年支出预计会达到178000万元左右。
(二)其他三项预算安排
1.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20770万元,较上年完成数下降13%。支出预算安排26019万元(含上年结转5290万元),按照以收定支原则编制。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根据2016年国有企业经营状况,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458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长10%,支出预算按以收定支原则编制。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安排51504万元,支出预算45423万元,收支结余608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0726万元。
(三)主要财政工作安排
1.开展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
●对全县企事业单位国有房产、地产进行全面拉网式清查,针对清查出来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确保全县国有资产不流失。
●多部门协调尽快解决国有资产证照问题,为下步盘活资产奠定基础。
●向国有企业派驻财务总监,对国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监督。
2.改进和加强预算管理
●加强预算执行刚性管理。对于项目预算中所列资金,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县级报账制办法,促使财政资金真正发挥效益和作用;对年初预算执行率达不到要求的单位,削减下年度预算安排;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事项,原则上不再追加预算;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年内难以执行的资金,及时调整用途,避免资金沉淀。
●探索实施中期财政规划。推进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2017年初步在住建、交通、教育、民政、水利等部门探索中期财政规划编制工作,为今后全面开展中期财政规划奠定基础。
●设立专项基金。对列入我县2017年发展重点的旅游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产业项目设立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项目前期的可研、设计、地面附着物补偿等费用,确保项目谋划到位。
●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使用。加快安排使用收回的存量资金,尽快形成新的财力,避免形成“二次”沉淀。
●大力推进综合治税工作。利用已形成的综合治税信息平台,深入查找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拓展涉税信息使用链条,切实提高税收征管工作,确保各项税收收入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预算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机制,加大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惩戒力度,确保各项财税政策有效落实和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3.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增强乡镇财政实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原则,合理划定各乡镇的收入基数,实行“划分收入、核定收支;保障基本、定额上解(补助);超收分成、自求平衡”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培植财源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重点在交通运输业增值税、车船使用税、招商引资企业形成的税收、市属驻修企业税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4.推进评审管理改革
逐步完成财政评审职能转变,推进预算评审实质性嵌入预算管理,建立预算评审机制,建设高素质评审队伍,加强评审能力建设,全面推进部门项目预算评审、绩效评价、支出标准制定等各项业务的开展。
5.打好“两大战役”
●支持农村脱贫攻坚战。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继续加大涉农资金统筹使用力度,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
●支持环境治理攻坚战。积极支持大气污染治理和水污染治理,支持退耕还林、绿色廊道等重点工程,切实保护“绿水青山”,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