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一段萍水相逢的异地恋、一场“让彩礼少点、让幸福满满”的婚姻,朱林夫妇的爱情故事在五里源乡北辛庄村传为佳话。
7月7日,北辛庄村朱保庄家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常。这位70多岁的老汉了却了一桩心事:他的儿子朱林迎娶了一位来自安徽亳州的俊俏新娘。亲朋好友、街坊四邻纷纷涌进婚礼现场,向身着新婚传统服饰的新人送上祝福,羡慕地议论着朱保庄捡了个”大便宜”——只花6.8万元的彩礼就娶回来一个好媳妇。
“不是我捡了个‘便宜’,是县里的政策好!”朱保庄高兴极了,“前不久村里红白理事会给我宣传了咱县出台的婚嫁新风‘礼遇七条’,还给咱普及了婚事简办的好处和意义。我和亲家一商量,人家同意彩礼不多要、婚礼不铺张,只要娃娃们幸福就行!”
像朱林夫妇这样的爱情佳话,7月13日又在西水寨村上演。村民都桂铭用6万元彩礼把新媳妇娶进门,开了本村低价彩礼的先河,成为十里八乡的美谈。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持续推进,“为爱情‘减负’,为幸福‘加码’”正日益成为五里源乡的“新常态”。今年以来,该乡把抵制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打好聚合力、强宣传、建机制等系列“组合拳”,“打散”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吹进田间地头、深入千家万户。
在都桂铭婚礼现场,西水寨村党支部书记孙新国向前来道喜的村民们介绍了该村的新举措:“咱们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细化出台了婚丧嫁娶执行标准,对彩礼上限、酒席规模、婚车总数等进行明确。谁家用零彩礼、低彩礼娶媳妇,我不仅去当证婚人,还要组织文艺演出队到场助兴、免费表演!”
他的手中拿着一份填好的《零彩礼、低彩礼、限高彩礼礼遇申请表》,计划报到县里为都桂铭夫妇申请鼓励政策。
近一段时间以来,五里源乡建立了单身青年花名册,将全乡185名适婚青年、离异及丧偶人士、大龄青年逐一登记在册、分类动态管理;指导22个行政村分别建立红白理事会章程,组建红娘工作队,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宣传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扭转村民爱面子、乱攀比的陈旧思想,让农村婚姻远离“铜臭气”。
仅4月份以来,五里源乡就涌现出2对“零彩礼”新人、2对“限高彩礼”新人。“娶妻贵”的难题得到有效化解,群众“人情债”负担得以减轻,一股崇尚自由平等、节俭文明的新潮流,正在五里源乡的大地上奔流涌动。
(修武融媒 陈杰 通讯员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