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经历过雨水的洗濯,云台美景显得更加清新诱人,茱萸峰出现了变幻莫测的云海,而云台天瀑更是为游人带来惊喜,让广大游客在云台山上领略了奇幻的云海奇观和壮观的天瀑美景。据统计,三天时间全县共接待游客24.19万人次,同比增长0.46%,其中,云台山景区共接待游客16.9万人次,旅游收入1919万元,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投诉案件,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从假日看全年。回顾去年以来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我县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上突出景城融合,持续推动旅游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提升,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亮点工作不断涌现,旅游设施日趋完善,旅游市场逐步规范,旅游服务环境持续优化,旅游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全县旅游经济稳中有进。201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18.6万人次,同比增长13.7%;旅游综合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16.3%。成功举办中韩书法家云台山书友会、国际登山挑战赛等活动,我县被评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县,云台山风景区成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景、全国最佳智慧旅游度假目的地、全国服务质量标杆单位,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列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观测点。
为全面加快旅游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在持续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的基础上,又确立了“转型提升、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旅游和云台山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具体的协调议事制度,每年都要结合实际排定年度重点工作,明确牵头部门,每月进行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相关部门也都对承担的任务不推不拖,积极推进,在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建设实施、经营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提供帮助,营造了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在景区建设上,我县坚持“东区带西区、西区补东区”,围绕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产业,积极谋划旅游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青龙峡服务中心、云台山人工增雨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贯辰直升机旅游通航基地、竹林七贤度假村、青云温泉度假山庄等项目建设,筑牢发展基础,支撑修武旅游转型升级。
我县还成功引进云台古镇项目,扎实推进太极云舍、商周文化园区、云台山文武学校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当阳峪窑、明清古民居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台湾精致高效农业、千亩海棠等农业休闲观光园区,推动农民市民化、农村景区化、农业旅游化,积极争创全省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着力打造全区域、全时空、全要素、全流程的旅游发展新模式。
在文化旅游园区建设上,我县突出一个“融”字,充分发挥千年古县、长寿之乡、旅游名县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优良等独特优势,加快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借助修武“中国绞胎瓷之都”金字招牌,规划建设当阳峪绞胎瓷产业园,千年古刹圆融寺的“圆融文化”与千年瓷都当阳峪的“君子文化”正在修武快速融合、发扬光大。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我县制定出台了执法规范,成立案件审理委员会,聘请旅游执法监督员,实行查处分离制度,全面推进旅游执法工作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新行业管理模式,加强对《旅游法》、《河南省云台山景区保护条例》等旅游法律法规的宣传,严厉查处黑车、黑导等扰乱旅游市场行为,多方保障游客权益,全年实现旅游服务“零投诉”。在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方面,我县利用每年的冬、春旅游淡季,持续开展“旅游创优环境提升服务”集中活动,对景区家庭宾馆、道路沿线环境、旅游市场秩序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整治。同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旅游环境难题专项整治工作,立足民心导向,注重工作细节,着力解决旅游市场中存在的不规范经营行为,重点整治景区景点周边环境脏乱差问题,认真排查整改旅游安全设施,对违反旅游法律法规和行业协会公约的涉旅企业和人员进行了处理,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为对外树立修武旅游的良好形象,我县积极邀请旅游专家前来对全县旅游系统从业人员进行授课培训,对全县导游(讲解员)、旅行社经理、旅游超市经理、家庭宾馆经营业主等进行文明经营知识培训,引导依法文明服务。加强景城融合发展,在县城建立了游客服务中心,在高铁广场规划了游客服务中心,在游客必经路段建设了旅游服务点,在主要景区开通免费wifi服务,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及时发布旅游信息,对游客旅行进行温馨提示。在旅行社、旅游超市等旅游企业中开展党(团)员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亮身份、严标准,将标准服务、精细服务融入到经营细节中,让游客从细节中感受到修武的服务,自觉成为修武的宣传员。
节假日往往是游客出行的高峰时期,大量游客在为景区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对景区内的组织、交通、安全等工作提出了挑战。为确保在客流高峰期,游客能“来得通畅、玩得愉快”,景区管理局结合国家旅游局下发实施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及时公布了云台山日最大承载量、最佳承载量以及瞬时承载量,并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对组织分工、岗位分布进行了明确具体的安排,充分做好了“从容”迎接八方客的准备。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我县在节假日接待游客高峰期,未出现大的交通及其他事故,实现了安全、有序的目标,向全县人民和游客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景区管委会还在百家岩售验票大厅增设临时售票窗口,提高售验票效率,减少游客等待时间,并通过广播、滚动标语实时提醒游客游览事项;充分发挥景区数字指挥中心“千里眼”的作用,实时监测,合力调控客流;从焦作、新乡、洛阳等地租用大巴以增加景区内部交通运力,同时联合当地交警部门,在景区内外实施联动机制,保障各个节点和进入景区“大动脉”的通畅;协调景区旅游客运站、古洞窑服务区等3个临时停车场,增加近4000个车位,分担景区在高峰时段的停车压力。云台山景区全员坚守岗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敬业职业精神,积极奋战在一线,全力做好客流引导、秩序维护、车辆停放与看护、旅游咨询等文明服务工作,确保了景区旅游接待安全、有序、和谐。
(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