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知识(二)
一、怎样识别骗人的违法药品广告?
目前,有一些药品广告夸大宣传,常常蒙蔽消费者,误导消费。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识别虚假广告的小常识。
1.广告内容中带有一些绝对化的语言,如“疗效最佳”、“根治”、“安全无副作用”、“国家级新药”、“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治愈率、有效率达100%”等,还有一些声称“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的宣传,这些都是违法药品广告,千万不能相信。
2.利用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儿童的名义、形象进行宣传的,也是违法广告,这样的广告无论说得多么诱人动听,大家都不要相信。
3.对在公共场所(如公园、影剧院、宾馆、广场)进行以健康讲座、咨询、免费送药、附赠药品或礼品,以及上门赠送药品等名义进行的药品宣传、推荐等活动,也不要贪图便宜,以免受骗上当。
二、老年人用药要注意防止出现以下问题:
1.防止种类过多
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过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力欠佳,药物种类过多,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忘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2.防用药过量
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用药应防止过量。
3.防滥用药物
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更不要没弄清病因就随意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4.防长期用一种药
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而且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甚至形成药瘾。老年人用药就根据病情及医嘱及时减量或停药。
三、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小儿与成人不仅体重不一样,更有诸多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尤其是小儿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因此,用药剂量和方法与成人有很大差别,否则容易产生不良反应,重者可致残甚至丧命。
儿童的药物剂量通常是由医生根据诊断、病情、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得出。另外,也应考虑小儿机体代谢状态。
专家忠告家长:孩子用药物的剂量应由医生来确定,或直接购买专为儿童准备的药品。
四、食物中毒的种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因食用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所引起。
2.真菌性食物中毒,因食用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所引起,常见霉变甘蔗、霉变甘薯。
3.动物性食物中毒,因食用河豚鱼、蟾蜍等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所引起。
4.植物性食物中毒,因食用桐油、大麻油、木薯、苦杏仁、发芽马铃薯等所引起。
5.化学性食物中毒,因食用酸败油脂、有机磷农药中毒,或者把非食品、食品原料当作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使用所引起。
五、食物中毒的预防
1.食物要烧熟煮透,尤其是肉、禽、蛋类食品。
2.食品应避免生、熟交叉污染,吃剩的食品应及时冷藏,食用时应再加热。
3.注意清洁卫生。蔬菜水果要彻底清洗干净,加工食物用的各种工具和容器要清洗干净,保持洁净。
4.不吃超过保质期限、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感官性状异常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以及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未经检验的畜、禽、兽及其制品。
5.不吃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掺假、掺杂、影响营养卫生的食品。
6.不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
修武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