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魅力修武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文章来源:修武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03-31 11:38 浏览量:

字号:【

   

       


       

 修武县行政区划概况                

           

修武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属焦作市管辖。县域总面积611平方公里,北山南川,辖5个镇(城关镇、七贤镇、郇封镇、周庄镇、云台山镇)、3个乡(王屯乡、西村乡、五里源乡)、1个工贸区(小营工贸区)和1个办事处,共187个村、6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27.05万人。修武县是千年古县、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小城、中国优秀旅游名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为民路118号。邮编:454350;区号:0391            

 城关镇                
城关镇是修武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总面积25.13平方公里,总人口8.29万人,其中镇区面积7.23平方公里,人口5.59万人,耕地面积1.8万亩,农业人口2.7万人。辖29个村(西门村、赵厂村、王官庄村、尚楼村、河北新庄村、西关村、杨厂村、关爷庙村、三里屯村、江旁庄村、小韩村、大梁庄村、大韩村、闫庄村、郭屯村、小梁庄村、南台村、南门村、刘桥村、东关村、东门村、刘庄村、秦厂村、侯庄村、王庄村、北门村、北关村、顺城关村、新街村),其中城中村21个。镇政府驻刘庄村。
  城关镇地处修武县城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宜居宜业。西距焦作市20公里,东距新乡市40公里,南距省会郑州80公里,属“金三角”地带。郑焦城际铁路、新月铁路、郑云高速穿境而过,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胜果寺塔、白音潭公园、七贤公园、幸福公园、宁城公园等公园绿地28个,修武县唯一的一所医学高等院校—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坐落于此,绿化覆盖率46%,绿地率37.7%,道路绿化普及率100%,初步形成了公园环绕、游园绿地点缀、绿色林带相连的生态园林格局,是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省级卫生乡镇。
  近年来,全镇经济一直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2017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9043万元,完成任务的10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12万元。先后获得省文明村镇、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县城市建设特殊贡献单位等多项省市县荣誉。
       
       
 郇封镇                

郇封镇位于修武县东南部,北接辉县、东临获嘉、南与武陟接壤,焦郑城际铁路、S308省道、云台大道穿镇而过。菏宝高速、郑云高速连接京港澳、连霍、二广等国家交通大动脉,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郇封镇镇域面积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万亩,总人口6.8万,下辖36个行政村(京里村、千仓村、庞屯村、东新庄村、东王庄村、常庄村、常桥村、官司村、官司桥村、李庄村、二十里铺村、万箱铺村、王里长屯村、十里铺村、葛庄村、大纸坊村、裕国庄村、大位村、小位村、大文案村、小纸坊村、小文案村、郇封村、焦庄村、东常村、中常村、前雁门村、后雁门村、军庄村、南柳村、兰封村、古庄村、西常村、田庄村、陈村、雪庄村)。镇政府驻郇封村。            

郇封镇农业资源丰富,小麦、玉米优质高产,2017年夏粮平均亩产785公斤,实现粮食产量7连增。积极转变传统种植结构,后雁门村流转土地700多亩种植云台冰菊、怀菊花、怀地黄等,前雁门村发展500亩的果树、玫瑰、蔬菜大棚种植,王里长屯村发展种植200多亩观赏菊花、果树、蔬菜、绿化树等,优化了农业结构,增加了农民增入。            

郇封镇文化底蕴厚重,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元代驸马薛澍的故里。现已初步形成以“一街、两府、三基地”(郇封古建筑商业街、韩愈府、薛澍驸马府、云台冰菊基地、前雁门玫瑰基地、大文案生态园基地)为主的全域旅游模式;郇封村古建筑商业街、韩愈府、薛澍驸马府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前雁门玫瑰园、青云生态园也初具规模。同时,我镇邀请市县知名人士和有关专家学者,牵头成立了韩愈故里研究会,韩愈文化研究和传承工作提上新的台阶。            

郇封镇电力资源充沛,供电网络发达、布局合理,焦作电厂位于郇封镇北部,由神华国能集团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48亿元,总占地1940.22亩,年发电量300亿度,已正式投产运营。            

郇封镇工业经济主要以纺织、装备制造、新兴电子信息、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现有焦作电厂、伟彤液压、维科重工、明鑫儿童安全座椅、汽车零配件产业园等12个超亿元项目成功落户。            

2017年,该镇财政收入达到534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1.6%;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42195万元,同比增长1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57万元,同比增长18%。先后荣获“河南省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焦作市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焦作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焦作市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七贤镇                
七贤镇,因魏晋“竹林七贤”在此隐居而得名,是一个千年古镇、全国重点镇、河南省首批示范镇。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北部,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云台山脚下,属浅山丘陵乡镇。总面积90.7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5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辖27个建制村,一个居委会,38个自然村,分别是平窑村(东、西平窑)、崔庄村、孙窑村、赵窑村、王窑村、蔡坡村、西涧村、佐眼村、外窑村、里窑村、宰湾村(宰湾、新庄沟)、坡前村、方庄村(方庄、北碑)、东下庄、西下庄、孟村、沿山、白庄、官庄(官庄、小凤洼、小张村)、古汉、韩庄(韩庄、小庄、桑湾)、王庄、申国、丁村(东丁村、西丁村、彦口)、赤庄(赤庄、小赤庄)、沙墙、铁匠庄(下铁匠庄、安庄)、方煤社区居委会,共7341户,4.9万人。郑云高速直达镇区,焦辉公路、武陵公路、青云旅游公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镇而过,南太行高速公路、郑焦城际高铁云台山枝线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
  七贤镇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历代文人墨客往来不断,文物古迹星罗密布。这里有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人类活动遗存;有“华夏制陶鼻祖”——宁封子;有春秋时一代良相管仲,是“管鲍之交”的策源地;有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故里,有北齐之佛教圣地——百家岩寺;有刘协长眠献帝陵;有王彦、岳飞领导“八字军”在此抗金的史实等等。七贤镇山水文化、人文景观,风格迥异,各有绝妙之处。
  近年来,七贤镇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浓厚、区位交通、生态资源等优势,积极申报“原生态康养小镇 · 颐养宜居七贤”为主题的国家特色小镇,打造“山水养眼,文化养心、太极养生、乡村养老”为特色的康养小镇,旅游业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旅游景点众多:有唐代采药炼丹的“药王洞”、汉献帝陵、金代楼阁式“孝女塔”,北齐佛教圣地百家岩寺,魏晋“竹林七贤”遗址等。旅游服务企业众多:住有三星级酒店中州宾馆、云台度假大酒店、征云山水名都、七贤竹林大酒店,玩有七贤民族俗村、大唐KTV、靓丽KTV,购有宝隆昌、汇鑫超市、桔子超市、家家乐等8家大型超市,拥有丁兰刻木、怀邦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韩庄、方庄和古汉村等3个省级美丽乡村,可为游客提供吃玩游购系列服务。辖区内的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焦煤集团方庄矿公司、焦煤集团白庄矿公司、嘉信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发展基础。
  2017年,全镇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7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6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0.8535亿元。先后荣获省级卫生乡镇、河南省群众满意的基层窗口单位、河南省科普示范乡镇、河南省生态文明先进乡镇、河南省乡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河南省“百县千乡无邪教创建示范工程”活动创建无邪教示范镇、焦作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周庄镇                
周庄镇距离焦作市区7公里,是修武县的“西大门”。修武县产业集聚区西片区和焦作十大建设项目中的吴泽湖(东湖)均位于周庄镇境内。全镇总面积21.17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耕地1.81万亩,辖11个村(周庄村、刘庄村、五里堡村、张弓铺村、郜屯村、李村、曹村、孟村、孔村、洼村、东长位村)。镇政府驻周庄村。
  周庄镇交通便利,人民路、丰收路、新焦路横贯全境,与纵横交错的修李路、五陈路、小郜路等县乡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正在修建的东海大道、规一路、规二路、万方路及S308省道等将打造出全镇更加快捷的交通优势。环境优势明显,境内3条河流穿境而过,周庄镇将依托东湖水系建设打造“周庄水乡”,成为焦作东部主要的水系景观带。
  周庄镇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花生等农作物,农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富有特色。成立周庄镇电商服务中心,方便群众生活。引进河南升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增强全镇经济活力。2017年,完成财政收入510万元,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到9327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563万元。先后获得“河南省环保法律法规深入城乡居民户大宣传暨大气污染源普查整治诸项专项行动先进单位”、焦作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及修武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企业服务先进乡镇”等多项省市县荣誉。

       
       
 云台山镇                
云台山镇地处修武县北部山区,东接新乡辉县市,西临西村乡,南与七贤镇交界,北与山西省陵川县毗邻,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就位于该镇境内。全镇总面积103平方公里,辖10个建制村(岸上村、古洞窑村、西沟村、纸坊沟村、一斗水村、片马村、横河村、龙门村、东岭后村、兵盘村),48个自然村,总人口3408口人,耕地面积2561亩,林地面积14.41万亩,省道修陵公路穿境而过。
  近年来,该镇强力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强镇”战略,突出“旅游服务创品牌、强镇富民重特色”的工作重点,实现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2017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18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5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建立旅游综合服务区5个,拥有家庭宾馆369家、特产超市58家、旅游商品摊位186家,可同时接待1.4万人住宿、就餐,走出了一条以旅游服务业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该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园林城镇、国家卫生乡镇、国家生态乡镇、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省国土绿化模范乡等诸多荣誉。
       
       
 王屯乡                
王屯乡位于修武县城西南约5公里,东临产业集聚区,南邻武陟龙源镇,西连焦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北靠城关镇,地理位置优越。郑焦城际铁路、长济高速、308省道穿乡而过。王屯乡辖16个村(周流村、付屯村、东黄村、西黄村、习村、范庄村、王屯村、段屯村、前董村、后董村、前南孟村、后南孟村、新庄村、东延陵村、郜延陵村、王村),总人口2.2万人,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万亩。乡政府驻周流村。
  王屯乡是农业大乡,南部的东延陵、郜延陵等村盛产大田蔬菜,萝卜、白菜、冬瓜、大葱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其中“延陵大葱”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注册为“世界地理商标”;中部的新庄大枣种植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东部的东黄村为小麦高产示范基地;北部的范庄、习村有500余亩高档苗圃种植基地。王屯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达,益民蔬菜、大地牧业、聚龙粮食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均为全市明星龙头社。
  近年来,王屯乡围绕“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以“工业强乡、项目兴乡、农业稳乡、生态立乡”为总目标,工业上求突破,农业上保增长,民生上促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有3个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在王屯乡落地,为全乡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地支撑。全乡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54万元,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好中加快的良好态势。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先进集体,荣获县目标管理三等奖、统战工作先进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五里源乡                
五里源乡位于修武县东北部,地处台创园核心区。乡政府距县城8公里,全乡总面积57.6平方公里,总人口41060人,耕地面积5.7万亩,下辖22个行政村(五里源村、南庄村、马坊村、李固村、焦庄村、东水寨村 、西水寨村、东板桥村、西板桥村、朱营村、大堤屯村、葛寺村、碑桥村、烈杠营村、北辛庄村、钓台营村、小泊村、河湾村、磨台营村、卧龙岗村、张庄村、马道河村),乡政府驻地为南庄村。 五里源乡交通便利,云台大道、郑云高速穿境而过,葛五路、白云路和解放东路等道路纵横交错,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大沙河、蒋河等河道穿流而过,水资源丰富,素有“小江南”美称。现存千年人文景观海蟾宫、浊鹿城遗址、李固龙山文化遗址等历史遗迹,文化底蕴深厚。五里源特产松花蛋历史悠久,因制作精良,色艳味醇,松花清晰,营养丰富,久负盛名,明清时期被指定为皇家贡品,海蟾宫、丑鸭、庞大、海源等松花蛋传统加工企业年蛋品处理量达到8000余万枚。
  近年来,五里源乡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依托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五里源乡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布局合理,铝制品加工、防腐瓷制造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花卉、苗木、药材、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初具规模。全乡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现代农业项目9家,已形成西部铝制品加工、中部防腐瓷制造、东部现代农业三大产业布局,乡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全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35亿元,增速11%,财政收入229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5.11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0元。
  该乡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校、河南省先进文化站 (文化中心)、焦作市党的十九大稳定安全信访工作先进集体、修武县文明单位、修武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修武县国防教育先进单位、修武县统战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西村乡                
西村乡位于修武县西北部太行山区,距县城30公里,境内有青龙峡、峰林峡两个风景名胜区。全乡总面积208平方公里,总人口1.68万人,耕地面积1.28万亩,辖35个建制村(西村、小南坡村、磨石坡村、柿元村、甲板创村、六股涧村、洞湾村、田坪村、小东村、大东村、大南坡村、孟泉村、虎路峪村、东大掌村、黑岩村、宋营村、圪料返村、洼村、当阳峪村、艾曲村、西大掌村、西岭后村、东交口村、西交口村、双庙村、长岭村、后河村、影寺村、平顶爻村、孤山村、裴庄村、桃园村、金陵坡村、小东沟村、葡萄峪村),108个自然村。乡政府驻地在西村。
  西村乡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青云大道、西双路穿境而过。近年来为实现经济发展成功转型,该乡坚决关停关闭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工业,加快当阳峪陶瓷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民宿旅游项目,积极推进双庙、平顶爻、长岭等传统村落保护开发项目,强力开发西岭后神龙皂刺基地、“双峡”市场等山区精准扶贫项目、积极推进带贫产业发展,奠定了以旅游业和现代观光农业为引领的创新、高效、绿色发展新格局。2017年,全乡固定资产投资74900万元,财政收入249万元。
       
       
 小营工贸区                
小营工贸区成立于1997年6月,位于修武县城南,距县城3公里,南、北、东与郇封镇接壤,西与王屯乡毗邻。工贸区辖小营一个村,全区总面积4.5平方公里,总人口5000余人。
  全区地处修武县产业集聚区中心位置,区位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集群明显。南有晋焦郑高速,北邻济东高速,云台大道、六和大道、栗园大道和华芳路、云翔路、纬一路三横三纵六条道路贯穿全区;电力、供排水、天然气、弱电入地以及绿化、亮化、美化等配套设施完善。全区现有各类企业30余家,已基本形成以大用饲料、伊赛牛肉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以栗子园食品、吉百氏酒业为主的食品饮料加工;以云翔纺织为主的纺织加工;以环宇石化、鑫锐超硬材料为主的高科技产品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
  近年来,小营工贸区党委管委会坚持“全力抓经济、核心抓招商、重点上项目、着力促民生”的总体发展思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6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75万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