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动态
小鸭蛋撬动亿元大产业
来源:“修武融媒”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01-26

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令人垂涎的美味小吃,充满趣味的非遗体验……1月20日,五里源松花蛋非遗展示馆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在此举行的“叠彩云乡”松花蛋非遗文化节吸引来了数千名游客,现场发放价值5万元的商品优惠券,让游客们购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地方特产。

五里源乡水资源丰富,素有“豫北小江南”的美称。养殖蛋鸭和制作松花蛋的历史悠久,独特的水土让五里源鸭蛋具有个大、质好、味香的特点,经过传统技艺加工制作成的松花蛋,脱壳利落、色艳味醇、松花清晰、营养丰富,曾为历代皇家之贡品。

“‘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是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乡里依托得天独厚的条件,用小鸭蛋撬动大产业,培育起5家规模较大的松花蛋生产企业,有力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五里源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葛华柱说。

李国顺作为“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其经营的“丑鸭”松花蛋远近闻名。春节将至,丑鸭蛋品有限责任公司比平日又增添了几分忙碌。“公司主打的松花蛋和咸鸭蛋,线上线下都很畅销。本地人有食用松花蛋的习俗,逢年过节几乎是家家必备。外地订单量也很大,每天下午都要通过物流发货。”李国顺说。

在松花蛋生产车间,新鲜鸭蛋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分散着“滚”上分拣设备。不同体积和重量的鸭蛋会落在不同的位置,起到对产品分级的作用。分拣机器还可以自动识别有破损的鸭蛋,避免混入肉眼无法分辨的裂纹蛋,从而影响产品品质。

在腌制环节,“丑鸭”松花蛋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改进加工方法,实现了工艺规范化、生产自动化、质量标准化。随着生产工艺不断优化,松花蛋的口感也变得更好了。“我们的松花蛋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关键就在于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同时还留住了记忆中的老味道。”李国顺说。现在丑鸭蛋品的年产值达到9000万元,整个五里源乡的鸭蛋产业规模达到3亿元。

五里源乡五里源村村民赵平每年都会加工一批松花蛋,趁着春节前的销售旺季卖给置办年货的当地人。“制作松花蛋的手艺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这么多年也积累了不少老客户,今年加工了100多万枚松花蛋,纯收入将近20万元。”赵平说。在五里源乡,类似这样的家庭作坊有30余家。

为支持五里源乡蛋鸭产业做大做强,我县大力创建省级蛋鸭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蛋鸭养殖基地、加工仓储、品牌培育、休闲农业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目前,我县蛋鸭养殖规模达到65万只,蛋鸭产业综合产值达到6.53亿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特色产业支撑。

“小小鸭蛋凝结着五里源人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五里源乡将以‘叠彩云乡’松花蛋非遗文化节为契机,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大力推进蛋鸭产业全产业链开发,带动全乡现代农业产业全面提质增效,真正让产业旺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靓起来!”五里源乡党委书记赵海荣说。

范燕彬 郭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