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供暖,室温未达到18度的供热标准,责任究竟在谁?很多人的第一选择一定会是供热企业,这也是很多老百姓的心声。

每到冬季,老百姓对供热企业的抨击和吐槽,那自然是少不了的。时间一久,老百姓更是将供热企业当成“老赖”,以表达内心的不满。究其原因,就是室内温度不达标的事情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如此反复多年,供热企业也是被折磨的焦头烂额。

而老百姓只一句话“我不管,我交钱了,至于室内不热,那就是你们的问题。你们找各种理由推诿,那就是老赖”面对这样的声音,供热企业真的是百口莫辩,三人成虎,供热企业这老赖的名头似乎是被坐实了,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供暖不达标的原因有很多,影响供热达标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影响供热达标的因素有哪些?
1.供热企业的运行参数高低,是否连续供热,供热系统是否平衡,怎样才能做到所有用户都维持在同一个合理的室内温度空间?供热管道里面的气体和杂物如何才能减少对用户室内取暖设施的影响?这些肯定是供热企业的主体责任。
2.建筑节能情况影响:新老建筑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节能性和保暖性,新建筑和老建筑相对比具有明显的取暖效果。

3.用户室内设施的影响:现代建筑理念不仅在节能性和环保性上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进,从美学上更是引进了西方美学的理念,落地窗就是美学引进的一种现代化展示“美丽动人”有时候也不尽是对人的形容,建筑上同样通用。白天和煦的阳光照射的室内感觉无比温暖,夜晚落地窗前“冷冷的寒风在身上胡乱的拍”感觉寒气袭人。

新建筑常以地暖居多,开发商常按60/50度来进行室内供热设施设计选型,这仅仅是室内取暖设施在室外最低设计温度时的设计参数,而不是日常的实际运行参数,按这个标准来选型,就意味着地暖管数量减少。上面再铺理石、地砖或地板,还有用户习惯铺个脚垫,这都影响地暖散热。老小区的暖气设施,由于暖气片常年不进行清洗造成堵塞,也会影响供热循环和室内供热质量。

4.空置房的影响: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空置出来的房子也越来越多。热具有传导性,决定了户间传热是不可控的。经理论计算和多年运行实践,建筑内各部位传热占,比大概为:墙体14.4%,窗户28.7%,地面22.8%,屋顶34.1%,建筑的冷风渗透耗热约占房间总能耗30%,这几个数据很好地验证了户间传热的情况。
以上4个大点就是影响供热的几个重点元素,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同样重要。不可否认的是,供热企业作为责任主体,确实也会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但供热和热量传递是一个多元素问题,确实需要老百姓去理解。让供热和享受热双方都能得到心理安慰和实际上的解决才是处理矛盾最好的方式。
在当前的供热体制机制下,不能一味的强调室温达标,建筑节能同样在影响着室温的达标效果。另外,供热系统提质增效,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运行效率,近一步节能降耗,谋求供热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建立在用户足量供热的基础上,这是供热的底线要求。

不过度强调供热是民生工程,不抹黑供热行业的努力,不忽视自身的权责,不放松建筑领域节能管理,不过度要求个性化供热标准,不放松供热企业的主体责任和社会化监督,可能供热的供需矛盾会越来越小,才会真正达到“屋暖身暖心更暖”的和谐局面。